因為,現在他們沒得吃,我們給他們吃,他們沒得穿,我們給他們穿,可是如果他們不去行善積德,不相信「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而盡量去行善的話,貧困、災難還是沒辦法徹底消除。
要收實效,還是從根本觀念下手,讓他自己去實踐善德,才能得到善的果報。
二、真正受用得到的財富--德行
身外錢財重要?還是看不見的德行重要?
只有德行才是我們受用得到的財富。因為災難一來,生命都沒有了,財錢又如何受用?災難是一種共業,但是行善積德的人、或是虔誠念佛的人,就會脫離這樣的共業,形成自己獨有的不共業。
所以,我們念佛之餘,也儘量把身外之物佈施出去,這種德、善才能真正留給子孫。如果只想把錢財留給子子孫孫,也是留不住,因為如果子孫有那種共業的話,子孫也留不住錢財;如果子孫沒有那種共業,你留給他也沒有用,因為子孫自然有他自己的福報,也不需要我們留給他們錢財。
三、累積善事功德最具體的辦法:
就是從自己的帳戶中設定每個月固定扣款給慈善機構,這樣一來可以避免自己忘記或是沒有機會佈施而空過了。長期以往,就可以消除我們的業障,就是災難來的話,也可以逢凶化吉,不知不覺有鬼神、佛菩薩來護佑,或是有貴人來協助。
所以,真正保護自己的不是積累財富,而是行善積德。
四、無財七施(《雜寶藏經》〈七六〉七種施因緣):
佛說有「七種施」,不損財物,獲大果報:
1.眼施:常以好眼,視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以惡眼,名為眼施。捨身受身,得清淨眼。未來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報。
2.和顏悅色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不顰蹙惡色。捨身受身,得端正色。未來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報。
3.言辭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出柔軟語,非麤惡言。捨身受身,得言語辯了,所可言說,為人信受。未來成佛,得四辯才。是名第三果報。
4.身施:於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起迎禮拜,是名身施。捨身受身,得端正身,長大之身,人所敬身。未來成佛,身如尼拘陀樹,無見頂者。是名第四果報。
5.心施:雖以上事供養,心不和善,不名為施。善心和善,深生供養,是名心施。捨身受身,得明瞭心,不癡狂心。未來成佛,得一切種智心。是名心施第五果報。
6.床座施:若見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為敷床座令坐,乃至自以己所自坐,請使令坐。捨身受身,常得尊貴七寶床座。未來成佛,得師子法座。是名第六果報。
7.房舍施:前父母、師長、沙門、婆羅門。使屋舍之中,得行來坐臥,即名房舍施。捨身受身,得自然宮殿舍宅。未來成佛,得諸禪屋宅。是名第七果報。
是名七施,雖不損財物,獲大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