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懺悔和守戒如實修行



藥師山 紫懺居士







「一般人看大海都以為大海波濤洶湧,但其實它的本質是平靜無波。」當年因為這句話而開始學佛的我,這麼多年下來,究竟有沒有找到答案呢?


(一)什麼是懺悔?


《普賢行願品》中提到:復次善男子。言懺悔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所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為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懺悔的意義


所謂的懺是要知錯、認錯(承認錯誤);悔則是要改過,並逐漸做到永不復造。


因此,懺悔的意義除了讓我們勇於面對問題外,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問題:


1. 人我之間的問題:因果、怨氣、情緣。


2. 自己內心的問題:業障、習氣、果報。


(二)如何懺?


如何以懺悔來面對因果、怨氣和情緣?


誠心懺悔是懺悔的精要


面對往昔因無明所犯的錯誤,因這些錯誤所帶給其他眾生的煩惱與痛苦,一定要發自內心誠心懺悔。誠心懺悔就是懺悔的精要,認錯則是第一步,也就是要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


面對因果、怨氣及情緣(人我之間的關係)如何起懺悔心?


1. 感受對方內心的苦


在面對因果、怨氣和情緣的過程當中,一定會很辛苦。苦的感覺大部分來自於對方內心中所承受的感受,所以我們必須從自己感受到的苦當中跳脫出來,想一想我們感覺到什麼?我們起了什麼樣的心念?那些都可能是對方的心情,並從中去思考應該如何跟對方懺悔。另外還有一部分的苦則來自於我們自己掛心或者是最害怕的事情,對方會挑起我們內心的恐懼,讓我們不好受。


因此當我們在還因果的過程中苦到極點的時候,要立刻提醒自己「對方一定比我更苦」,馬上起心懺悔,這樣一來才不會陷在自己的苦當中,也才能真心的向對方懺悔。


2. 思考自己的錯誤及對對方所造成的傷害


我們必須將心比心的盡量從對方給我們的感受中去體察對方的心情,他所真正在乎的是什麼,如此我們在懺悔的時候才能比較真正的貼近對方的心情。對對方來說,若是很容易就可以平復的傷口,他就不會讓自己這麼辛苦的來討。我們可以仔細檢視自己是否會有「這有什麼,要是我就不會這麼生氣」的念頭?若心裡存有這樣的想法,就無法真誠的懺悔。


有時候自己也會碰到懺悔的瓶頸,覺得好像抓不到對方的感受,反觀自心,可能並沒有真正覺得自己有錯,此時就要一步一步的從懺悔過程的感受中,去重新思索我們的行為真正帶給對方的傷害是什麼。


3. 發自內心懺悔往昔帶給對方的傷害


當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開始知道自己曾經因為無明而傷害了無數的眾生,讓他們為了我們的惡言惡行惡念而受盡了無量的苦,我們在懺悔的時候,很重要的就是要將我們內心的悔恨傳達給對方知道。同時我們也要抱持著在這段時間裡,就是要好好的用懺悔的方式來面對這件事情的決心。不管過程中,事情多麼不順利,都不可以起厭煩的心或是瞋恨的心,反而要更加誠心的懺悔。


如果發不出懺悔心,要反觀為什麼?


1. 是否盡信因果?


當善知識告訴我們有因果時,有的人的反應可能會是:「我有這麼壞嗎?」「就算我會這麼做,也一定是有理由的,可能是要替天行道呢?」其實我們對於整個法界應該要有一個最基本的信念它是很公平的,不可能你沒做過的事,硬說是你做的。當我們具備了這個基本的信念時,我們就要知道不管是因為任何的理由,沒有一個人可以傷害另外一個人,只要我們曾經因為自己的無明而傷害他人,我們就必須誠心的向對方說聲對不起。


2. 是否把「我」放太大,以致無法將心比心?


但是,為什麼這麼簡單的方法,有的時候我們卻很難做到呢?反觀自心,可能是我們在懺悔的過程中,真正在意的並不是對方內心的苦,而是我們自己內心當中,在還因果的過程中,「重罪輕受」的苦。可能我們在懺悔的過程中,會希望自己的苦趕快結束,可以不要這麼難受或者可以趕快繼續新的修行,而忽略了對方其實比我們更苦,我們所承受的傷痛絕對不會比對方多,我們帶給對方的苦遠超過我們今時今日之所受。


3. 自己在懺悔時抱持怎樣的起心動念?


若我們感受到自己沒有辦法真誠的發出懺悔之心,就要仔細觀照自己在懺悔時所抱持的起心動念,找出障礙我們誠心懺悔的原因,逐步修正、調整自心。


如何以懺悔來面對業障、習氣等問題?


「眾生的苦在於遠離本心,你的本心又在哪裡?」


這是我自學佛以來,一直不斷被問的問題。有一次護法告訴大眾:「菩薩很慈悲,大家要什麼,菩薩都會盡可能的給大家,也會盡可能的幫助大家消除各種煩惱與痛苦,但是菩薩一面消,大家一面造,那不是沒完沒了?」那麼,到底怎樣做才能真正不再受苦呢?


觀照自心痛苦的根源(找出問題) 「眾生的苦在於遠離本心,生生世世執著世間萬物以為實有,求之而不可得,乃是今時今日內心痛苦的根源,唯有了知自心痛苦的根源,憑著懺悔、消業與守戒,永不復造,才能真正遠離無量諸苦。」


光明無礙的本心是眾生本具有的,但因種種無明而起分別、妄想、執著,形成種種煩惱與痛苦、各種心的狀態,乃至於我們面對情境時所起的種種反應皆與此有關。而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把這些層層障垢去除,妄心熄滅,真心自現。


1. 長時間觀照,找出自己的種種問題
——
從因果、怨氣和情緣中,深入思考自己的問題。


——從業障、習氣中,找出自己的根本問題。


2. 藉由觀照自心,掌握自心的問題
——
觀照自己的行為舉止和起心動念(也就是自己心裡的聲音)。


——即使是做好的事情,例如:行善或佈施,仍然可能會出現不好的念頭,例如:嫉妒、比較之心,因此重點要放在觀照自心的念頭上。就算別人不知道,自己也要能掌握這些念頭,並勇敢的面對它。


由觀照中培養自己的覺性


《圓覺經》文殊菩薩章裡提到:「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了達於無明。」


1. 從不知不覺,到後知後覺,再到先知先覺。舉例來說:不知不覺說話傷人也渾然不知。後知後覺知道自己說話傷了人,進一步去思考自己為什麼要說那樣的話。先知先覺知道說某些話會傷人,因而不說;再到知道自己很想說那些話的起心動念;最後轉化自己的心。


2. 由初期的想,配合佛法的修持,及善知識的教導,逐漸轉成修行的覺性:初期的想可能只是意識心的想,若能將自己所想的和善知識再作確認,就能慢慢把想變成修行上的覺。


3. 由觀照中得智慧。


以懺悔和消業並行的方式來面對業障的問題


在恭請菩薩幫助我們消除業障之前,一定要先懺悔自己的問題所在,才能更有效的消除種種業障的問題。


(三)真正的悔:以守戒調伏自心,學習永不復造


1. 面對累生累世的業障、習氣(強大的業力),要能夠不復造,就得靠戒律的協助。


2. 戒律的意義在於修心調伏自心。雖然戒律看起來是外在行為的規範,但實際要解決的是行為背後的起心動念,調伏自心,使心能安住。守持戒律時或許會讓我們覺得很痛苦,這是因為我們的心和戒律所規範的行為很不同,此時得要進一步調整自心,當心和戒律規範的行為一致時,我們的行為自然會合乎戒律的規範,而且也不會覺得受到戒律的束縛。


3. 面對戒律而心有所衝突時,守持戒律可不外造、再造,但回過頭來,還是要面對內心衝突的聲音,找出內心衝突的原因,並進而消除,使恢復平靜。所以,在守戒律時,一樣要面對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出自己內心和戒律互相違背的地方。


4. 守持戒律不是行為舉止馬上會變成一百分,而是透過守持戒律,反觀自心,覺察自心的問題所在,並配合消除業障的功課,逐步去除自己的業障、改正自己的習氣。


守戒的意義


1. 守戒的意義在於調伏自心。


2. 守戒不僅是真正的悔改,更是一種慈悲心的體現(外在行為的莊嚴身相不是不慈悲。相反的,因不守戒律的行為而導致別人對我們產生情緣,反而更不慈悲)。


3. 守戒的心態:
——
不是為了比較:守戒是為了解決個人的問題,每個人的問題不同,守持的戒律自然也就不同,無須比較。


——不是為了表現或證明自己的戒律守得好。


——不是為了接受挑戰,而是為了面對與解決自己的問題。


(四)面對情境時,調伏自己的心念


「對境時,要轉的是自己的心,還是別人的心?」


前面所述都是個人靜修時,得要修持的功課:懺悔、消業和守戒,透過這些方式逐步掌握自心。然而,我們的心在面對情境時,是否仍能安住,不起變化?實際運作上,真的很困難,尤其是在與人互動時,更為困難。在這種時候,對境而心有所起伏時,一方面要繼續持戒,使行為不致傷害對方,另一方面,我也會常常問自己:「要轉自己的心,還是別人的心?」


「轉自己的心」和「轉別人的心」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我們會轉而面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而後者我們則會把焦點放在別人的言行舉止上。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要轉的是自己的心的話,那麼我們就要從注意別人如何如何,到注意自己如何如何,這就是一種心的轉變。


舉例來說:


1. 常常生氣:那個人怎麼這樣。


2. 我常常因為別人怎樣而生氣。


3. 我為什麼會常常因為別人怎樣而生氣。


4. 我常常會因為別人怎樣而生氣,是因為……


5. 找出原因並寫單子請善知識確認自己的觀照是否正確,以及應該如何解決。



面對別人的行為,我們都很容易知道對方的問題所在,然而把別人的心或問題看得再清楚都無助於面對自己心的狀況。再者,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如果我們的心沒有任何的障礙,又哪裡會覺得對方有問題呢?例如:常常覺得別人驕慢業很重,或因為別人的驕慢而覺得受傷,那麼自己本身一定也是有一個什麼樣的業障,才會相對應的覺得受傷,比如說,可能是嫉妒業或比較心。若自身沒有任何問題,那麼我們自然不會因為別人的作為而做出某種反應。


有一次,睡夢中夢見:當我在看別人不好的時候,又是起怎樣的心在看別人的不好,而在同時好像又有誰在看我起這樣不好的心在看別人的不好。經善知識教導後知道:


「看別人不好」是五蘊身的運作,「起怎樣的心」是八識身的運作,而那個在看我起不好的心在看別人不好的「誰」則是我的本心。經由此夢境教導我:五蘊身和八識身都是屬於意識心的層次,要常常觀照自己的本心其實沒有任何變動。


我將此夢境畫成下圖來說明五蘊身和八識身在面對各種情境而起波濤洶湧的種種變化時,守戒律所扮演的積極意義。在面對世間各種塵境時,因五蘊身和八識身種種業障習氣的運作,我們會產生種種反應來回應所面對的情境。守持戒律的作用在於讓我們不至於因此強大業力而產生強大反應,繼續造業、累積障垢,而是回過頭來調伏自心、清除障垢,使心安住。守持戒律能夠幫助我們勇於面對自心的衝突,不粉飾太平或視而不見,一切回到以修行為主要的考量,障垢消除了,內心自然不會有這些起伏。










後來,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一開始讓我想要學佛的動機那個平靜無波的大海,就是我們每個人所具有的本心,它是不需往外求的。至此距離我開始學佛已經過了十五、六個年頭,我才終於從「看道理」到「進心裡」,配合著自己的修行,比較能「感覺」它的狀態。


(五)進一步觀照世間諸法如幻,本心始終光明無礙


然而,比較能「感覺」那樣的狀態,並不代表「證悟」到那樣的狀態。只能說,在日常的觀照上,比較能抓住心應該要安住何處。但是,面對廣大的業力和習氣,在對境時仍難免出現各種雜音。這個時候,我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


「當別人把球丟過來砸到我,我一定要撿起來再丟回去嗎?」


當別人把球丟過來砸到我,我為什麼會有不舒服的感覺?甚至,想要撿起那個球再丟回去?如果我可以觀那個球如夢如幻,我是不是就不會產生疼痛的感覺?而就是因為我執著那個球為實有,所以當球砸向我的時候,我以為我有了真真實實「痛」的感受,然後再根據自己的業障和習氣牽引,撿起那個球丟回去,來回應對方的行為。


記憶中,有一次有眾生對著菩薩發脾氣,把憤恨的利箭丟向菩薩,只見菩薩如如不動,放光之下,利箭反而變成一朵朵的蓮花,最後這位眾生也放下了自己的瞋恨,表明想要學佛之心。所以,菩薩是用這樣的方式來渡化眾生。面對再不好的眾生,菩薩的心並無分別,而我們面對各種情境時,包括面對各式各樣的人時,是否也能沒有分別的讓心安住?這就得透過空慧的修持才能做到,也是我現階段得要不斷修持的功課。


(六)以懺悔、消業和守戒,如實修行


懺悔、消業和守戒是每個修行者的基本功,並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情,它的困難之處或許在於必須持之以恆、永不間斷的去做,而且還要紮紮實實的如實去做,不因它只是基本功而起分別的心、不以為意。在懺悔、消業和守戒的同時,更要不斷的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配合佛法的正知見和諸佛菩薩及善知識的教導,來轉自己的心念,讓自己的心可以逐漸安住。


障垢有多深,心就有多苦。我們今時今日所感受到的各種苦果都不是他人帶給我們的,而是因為我們有著層層障垢所致。因此,羨慕、嫉妒或起憎恨、比較之心,都無助於清除障垢,唯有老老實實的回過頭來面對自心的障垢,以懺悔和消業的方式來消除障垢,並守持戒律,使障垢不再增加。障垢盡除時,心自然能清淨自在。


在修行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障礙現前,此時更要以對菩薩的信念,及對佛法的正知見來克服修行中所面臨的各種障礙。當我們在黑暗中航行時,懺悔和守戒就像我們手裡的兩盞明燈,而且是我們自己就可以開啟的明燈,循著燈光前進,終有一日,一定能找回自己清淨無礙的本心。


以懺悔和守戒如實修行
藥師山 紫懺居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地藏行者 悟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