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人都是命不好、運氣不好。總覺得自己活得累、活得痛苦、活得沒有意義,這叫命不好。從來都沒有讓自己滿意過、知足過,這叫運氣不好。實際上,我們就是自己命運的建築者,我們完全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怎麼改變呢?不用靠別人。想改變命運,就要改掉自己的毛病。毛病越來越少,運氣就會越來越好;毛病越來越多,命運就會越來越不好。
要想改正自己的缺點,我們需要上師三寶的教誨,需要明白佛法裡講的這些道理,然後把佛法當鏡子照自己,把佛法當秤稱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是善還是惡,才能知道自己有沒有修行。自己應該最清楚自己,怎麼不觀察自己呢?能看出來自己有毛病,這是一種覺;能改掉自己的毛病,這是一種成就。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對佛法有看法,甚至產生了很多誹謗。這都是我們這些學佛人自己造成的,我們自己沒有做好。我們都一定要觀察一下自己:自己的身口意是在學佛、修行嗎?你看看:心胸那麼狹窄,內心那麼複雜;一會發火,一會生氣;一會挑這個理,一會挑那個理;光說別人,不說自己;光看別人的毛病,不看自己的缺點。連佛法中強調的團結和睦都沒有做到,還能談得上學佛修行嗎?我們都是修行者,我們都是佛的弟子。別人罵我們的時候,我們不能罵別人;別人打我們的時候,我們不能打別人;別人傷害我們的時候,我們不能傷害別人;別人欺騙我們的時候,我們不能欺騙別人。因為我們是修行人,我們就是要修正自己,沒有必要修正別人。一定要修正自己,把自己修正好就行了。修正好了自己以後,慢慢就能修正別人了。
華智仁波切說過:最好的上師、善知識,是能直接指出你毛病的人。有的人能看出來你有毛病,但是他不會說。第一,他不敢說,怕得罪你;第二,他捨不得說你。而我們的敵人能看出來、說出來,他不會客氣。誰能直接指出你的毛病,誰就是最好的上師、善知識;能讓你改掉毛病,改掉習氣,這個方法就是最好的竅訣。其實,你所謂的敵人、仇人才是你的上師、善知識,才是你最大的恩人。他通過很多方式指出你的毛病,讓你知道自己的缺點,這是最好的竅訣,沒有比這更好的竅訣了。通過他的誹謗、批評,你知道自己有毛病,那個時候你肯定悔改。如果你有智慧的話,這不是壞事,是好事!
我們在學習佛法、修持佛法的過程中,也能知道自己有很多的過錯和缺點,這就是進步,這叫智慧。你以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那麼多過錯,現在知道了,這叫正知正見,這叫見性。你能在生活、工作當中改正自己的缺點,好好地工作、好好地過日子,這就是學佛修行。
達真堪布:毛病越少,命運越好 都有傲慢心,看見的都是別人的缺點和毛病,都是自己的優點和功德,根本看不見別人的優點和功德,看不見自己的缺點和毛病。所以總是埋怨別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錯誤,根本不會考慮對方,只考慮自己,只知道自己的感受,不知道別人的感受。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2/122883.html 改變自己的命運---達真堪布
你跟家人吵架的時候,也是光知道自己的感受,“我太委屈了,我太受傷害了,我太苦了……”總是“我我我”,根本不會考慮對方。對方也是一樣啊,他也是那麼想的,他認為他受委屈了,受傷害了,他認為他煩惱痛苦。你只考慮自己的感受,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所以總是傷害對方,和不起來,吵吵鬧鬧。
什麼叫有智慧?有神通,知道很多秘密;有神變,能在天上飛。這不是有智慧,一般的餓鬼、傍生都有這樣的能力。不看別人的缺點和毛病,只看別人的功德和優點;不看自己的功德和優點,只看自己的缺點和毛病。能做到這樣,這就是有智慧的人。他很快能學到別人的優點和功德,改變自己的毛病和缺點;他逐漸就能改變自己所有的毛病和缺點,學到別人所有的功德和優點。你就這麼去做、這麼去修,一定會解脫,一定能成就。如果你沒有這樣,永遠都解脫不了,成就不了。
你暫時得到了世間的利益,你權力再大,實力再強,名利再多,但是煩惱依舊、痛苦依舊,不可能解脫,不可能成就。如果想解脫、想成就,就像剛才說的那樣去做。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單位裡,不管是在寺廟裡還是在壇城裡,無論何時何處,你都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把別人放在最高處。你能把自己放在最低處,實際上你就在最高處;如果你把自己放在最高處,實際上你就在最低處。一定要這樣調整自己,改正自己。改變命運的過程,就是改變毛病的過程。你的毛病越少,你的命運就越好。
“上師,我學得怎麼樣?我修得怎麼樣?”不用問。學佛了,修行了,越來越輕松了,越來越自在了,越來越覺得幸福快樂,煩惱毛病越來越少了,就說明了你有修行了,而且有進步了。現在很多學佛的人都是,學了那麼多年,但是煩惱依舊,痛苦依舊,個性那麼強,煩惱那麼多,就說明了你沒有學好,沒有修好。達真堪布:偷盜的三種情況略說
偷盜,也就是不予取。將不屬於自己,而是屬於他人的東西,在沒有經過他人同意的情況下,通過某種手段將它占為己有,這就是偷盜。偷盜可以分三種:強權不予取,盜竊不予取,欺诳不予取。
第一、強權不予取。通過自己的勢力權力,用強硬的手段奪占別人的東西。比如君主不依靠合法稅收,而是通過權勢非法獲取,或憑借暴力手段掠奪別人的財物;掌握權力的人利用職務之便收受賄賂、偷稅漏稅等。
第二、盜竊不予取。在暗地裡偷偷摸摸地竊取別人的東西,別人看不見,就趕緊拿。
第三、欺誑不予取。通過欺誑、詐騙的手段占有別人的東西。做生意的人很容易犯這個戒。
現在做生意的人很多。我們不要為了自己的一點點利益而去做生意,而應該發心為眾生提供方便。有付出就有回報,有利潤是自然的、正常的,但是你不能特意去求回報,更不能為了回報欺騙他人。
完整的偷盜也要具備四個因素:對境、動機、行為、結果。
偷盜的對境:是指屬於他人的受用,自己沒有權利擁有和使用的。“他人的受用”不僅指財物,也包括如名氣、地位、機緣等。若是沒有經過對方同意據為己有,就屬於偷盜。
偷盜的動機:心裡想偷盜、騙取、占有別人的東西。有這種想法,這種念頭,就是動機。動機有三種:有因貪心而偷盜的,比如貪別人的財物而去偷盜。也有因嗔恨心而偷盜的,因想報仇、傷害他人而去偷盜。還有因愚癡而偷盜的,不知道偷盜是一種罪業。
偷盜的行為:不管是自己親自去搶、偷、騙,還是讓別人這樣做,都一樣,采取某種行動、方法、手段,最後自己確實得到了,這就是偷盜的行為。前面所講的三種不予取,都是偷盜的行為。
偷盜的結果:自己得到了,心裡也把這些東西視為己有了。當相續中有這樣的想法時,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偷盜惡業。
一般來說,偷盜的果報是轉生為餓鬼,在餓鬼道中感受痛苦,很難出來。好不容易出來了,轉生為人了,那個時候還要感受貧困的果報,自己擁有的財物也容易丟失,容易被別人偷盜。
如果這樣的惡果在我們身上成熟了,就不要再怨恨。你再怨恨,就又結惡緣了,將來還要感受惡果。應該把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給他,這樣我們才能了緣了債,才能不再造惡業。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12/12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