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近來社會上有許多的宗教各自宣揚教理,勸導大家信仰。但是我們佛教除了主張發揚慈悲救世精神之外,最重視因緣果報、自作自受的道理,因此佛門弟子都要接受清淨戒,遵守戒律,這樣才能漸漸化解內心所有的無明、煩惱等諸惡念,達到清淨光明自在的境界。然而隨著科學進步,一般人為了追求物質的享受,加上所處環境競爭激烈致使每個人身心所承受的壓力越來越深重,即使要專心修持佛法,也不是那麼容易。
再說佛門之中縱然有許多法門提供大眾修持,但大部份是須靠自力修持的法門。而每個人在修行的過程中,必然遭遇到很多的魔關考驗,佛說、正法時期修戒律成就,像法時期修禪定成就,末法時期修念佛成就。現值末法,所以古德說:「末法時期單靠自力修持就宛如在暗夜中走路,雖然有眼睛卻一無所見,難以找尋到目的地,所以必須靠著太陽之光(意即諸佛的光明)才能順利抵達目的地。因此我選擇靠佛力最容易修持的念佛法門,求生西方淨土,相信我們只要專心至誠念佛,便能與十方諸佛菩薩的心相應,形成廣大的力量,化解群魔的干擾,啟發自性的智慧,這樣便能達到廣度苦難眾生登彼岸的願望。
以上念佛法門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金口所說,詳細看「佛說阿彌陀經」便會明白。例如過去曾有許多大德,雖然在世時努力修行,但卻不知道自己逝世後心靈要歸於何處,而又造了許多罪業,最後便再墮落到六道業海之中輪迴,所謂眾生冤冤相報何時了,歷劫不能解脫。所以我們修行最重要就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能成佛。修持念佛怯門在現世中便能沖淡妄念,妄念消失,智慧自生,許多高僧古德一生專修念佛法門,得念佛三昧,未往生即已開悟證果者不勝其數。
本書於一九九八年二月在台灣初版以來流通到現在已發行八千本,在大陸方面也被印刷流通近二萬本。
附記文殊菩薩發願偈:
「願我命終時 滅除諸障礙
面見阿彌陀 往生安樂剎
生彼佛國已 成滿諸大願
阿彌陀如來 現前授我記」
普賢菩薩發願偈:
「願我臨欲命終時 晝除一切諸障礙
面兒彼國阿彌陀 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即往生彼國已 現前成就此大願
一切圓滿盡無餘 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咸清淨 我時於勝蓮花生
親見如來無量光 現前授我菩提記」
華嚴經云:
「普賢菩薩既為毘盧遮那佛之左輔,尚以十大願王導華藏海眾大菩薩,同歸西方極樂世界,我等凡夫可不發願追隨乎。」
一九九九年六月專修淨業佛門弟子 林慈超 謹記
【書籍目錄】 | |
第1頁:序 | 第2頁:最殊勝的念佛法門 |
第3頁:佛度有緣人 | 第4頁:彌陀佛七法會所獲得靈異記 |
第5頁:熱心弘法,最後安祥歸西的林鐘居士 | 第6頁:至誠念佛,蒙佛菩薩加持 |
第7頁:勸家母戒殺唸佛 | 第8頁:劫後餘生見光明 |
第9頁:參拜臨海觀世音菩薩聖像感懷 | 第10頁:念佛祈雨記 |
第11頁:一、往生比丘 | 第12頁:二、往生比丘尼 |
第13頁:三、往生居士 | 第14頁:四、往生女居士 |
第15頁:摘錄因果輪迴實錄 | 第16頁:最後的歸宿 |
第17頁:念佛求解脫輪迴業報 |
引用自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id=478&cid=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