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淨空法師:學佛釋疑·超度問答簡選
問:居士們平時為眾生誦經超度,若有念錯字、漏字,果報是否墮地獄?
答:在這個時代,造地獄罪業的業因確實很多,也很容易,但是這樁事情不會墮地獄。只要我們用真誠心、恭敬心去做,鬼神都能夠得利益。這是一樁好事,縱然是念錯、念漏了,也沒有關系,因為你們不是出家人,不是專門做超度事業的,所以這是可以的,放心去做,念熟了就不會有錯誤了。
問:平時一般人請居士誦經念佛做超度回向功德,作為居士自己根本沒有這種能力,但不接受,又覺得不夠慈悲,不隨順眾生。接受,又怕自己沒有能力,請問法師大德該如何處理?
超度這樁事情,認真的來說,是要修行證果才行,你才有能力超度。看看古時候,寶志公超度梁武帝的妃子,那麼樣有效果,大家都知道寶志公是觀世音菩薩化身再來的,他不是凡人;《慈悲三昧水忏》悟達國師這個事情,超度的人是迦諾迦尊者,是阿羅漢,都是修行證果的。沒有修行,沒有證果,你用什麼來超度?現在到哪裡去找修行證果的人呢?也找不到。所以如今的超度佛事是不得已而求其次,用真誠、恭敬,很認真的做。最好能夠隨文入觀,我自己得利益,眾生也得利益,求三寶加持。如果不求三寶加持,根本就沒有能力。我(指淨空法師)每天誦經給鬼神回向,開頭都是啟請三寶,沒有三寶加持,我們自己哪有這個能力,這個要懂。用真誠心、恭敬心祈求,在家、出家沒有分別。不一定說出家人就有效,在家人沒有效,不見得。有很多在家居士做超度佛事比出家人超過。早年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他做的就很有效果。所以都在一個真誠,這是我們應該重視的。真誠心、清淨心,認真的去做,絕對沒有自私自利,決定不能夠收人家的供養(指在家居士替人做超度佛事時),收人家供養就有過失,這個要知道。出家人收供養是可以的,在家人不可以。出家人即使收供養,這個供養也要轉過來,供養一切苦難眾生,如果自己拿去享受,那是很大的福報,恐怕過去生中修的福報很短時間就享完了,這些都不可以,不能不知道的。
摘錄於 2004.9.1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學佛釋疑14》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46288.html
*********************************************************************
李炳南居士有關超度開示簡選
摘錄於李炳南老居士著《佛學問答類編》
問:為祖先超度,而他已入鬼獄道,能望佛力超拔出苦,此尚易明,假使入人道而為屠夫,代其超度可感應否?(慧霖)
答:各道如旅捨,身形似衣裳,心識若主人,佛法喻禮品,禮品是送主人,非送與旅捨及衣裳,明乎此理,則知心識任在何道,超度皆能得益,惟彼又當屠夫,是更造新殃,佛法超度,是超其既造者,其將造者,則不在此例,恐舊業雖滅,而新殃仍須受耳。
問:為祖先作佛事,若在鬼道,能離苦得樂,佛經不是說人死四十九日以內,即另投胎嗎?假若升天或生人道超度有何用處?(顧鳳英)
答:欲天有修羅戰爭,五衰三災,人道有八苦諸難,前生眷屬為作佛事,均能減消,且增福報。
問:鄙人有時為道友之請求,參加人家喪事之超度,做經忏或念佛,但欲為亡者回向之時,用何種回向文請指示幾種!(王炳人)
答:為亡者回向,‘願生西方淨土中’一文即可。但居士為道友助念超度,同誼關系,自無不可,若一味向社會去做經忏,則損道損名。
問:習俗陰歷七月,祭供祖先,或念經誦咒,以求超度,照佛家論,久亡之祖先,說不定已作人天,或為畜生。豈不枉費心神?(許炎墩)
答:盂蘭盆經,七月十五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是日供養三寶,可超七世父母。俗以七月祭祖,乃其訛誤。倘祖尚在鬼道,或可來享,在天人畜三道,祭則無益。若念經誦咒,依法出於至誠,自必感格,能由下而超上,與徒設祭供不同也。
問:佛學上說有鬼。常人(我在內)聞鬼則心驚而膽寒,此種心理若是先天俱來,則應做何法以免此恐懼之心理?(王炯如)
答:鬼為六道眾生之一,為下三途之受苦者,學佛人當起憐憫心,作超度想,不當畏之。其聞而恐懼,是俱生習氣固有,而世俗之恐怖宣傳亦有關系也。
問:超度父母,以念哪種經為佳?我家鄉習俗所念之《救苦經》與《血盆經》是否可以?個人在野外清淨處念經超度,是否可以?(張椿萱)
答:救苦血盆等,皆非正式佛經,信奉者,多系無正知見之人。若欲超度盡孝,以彌陀經為最佳。
問:是否一切鬼神皆有五通。若然因何不能自度或度他,而要法師(超度)呢?(莫我虛)
答:神鬼通力,有幾種並不一定,且尚有大小之別。要知度之一事,更有超升與出世之不同,然此二者,俱非五通之力所能作到,仍以業力為之主體,惡業墮三途,有漏善生人天,若論出世,只有佛法,故必賴法師。縱世間六道升沈,在即墮之後,善種未起現行之前,如墮深淵,必賴船筏,乃可出之,佛法者實筏也,其法有轉業之力,故現苦亦須賴之解脫也。
問:以三淨肉加工制品,為職業者,有無罪過。(江寬玉)
答:先操此業,而後學佛,一時難改,可以加制之時,念佛持咒超度,此亦不得已之方便。若先已學佛,而後業此,則不可也。
問:她之死因,為學人修道‘親因緣’,兩年來長素念佛誦經禮忏及放生等。除為本人求生淨土外,每日亦為她回向,請問以本人願力及佛菩薩慈悲力,她死後果墜入三途,以此功德是否可望超度?(董頤元)
答:佛經威力極大,一切眾障,均能拔除,但誦時須具誠心,方獲感應耳。
問:既然因果律是自作自受,雲何超度可使亡人業債減輕或上生,果爾超度之‘影響’力及他人,系何原理而使然?(張弓)
答:此種問題,情形復雜,解甚費辭,茲舉譬喻,可以了然。一粒瓜種下地是因,後來生芽拖蔓結瓜是果,不下瓜種,何能生蔓結瓜,此自作(因)自受(果)之理也。然因(種)與果(瓜)中間,尚大有事在,即風日雨露等,此名為‘緣’。緣對結果,有增益與減損;兩種力量,如風雨等調和,則增益其結果,不調和能滅損其結果。是果之損益,‘緣’之力操其大半,借佛法超度者,乃助緣耳,此減輕之原理也。
問:常見僧尼與人做佛事,誦經超度,佛既說自己善惡猶不能相抵,並說:‘人若不能自度,我亦莫能度他。’則僧尼又何能幫死者之忙呢?(羅劍仁)
答:佛度各道之眾,法在語言,聞之者轉迷成悟,可證道果,萬法幻化,佛有神通,以密秘咒,能變幻假。佛之經典,惟法與咒,有修有得之僧尼,依之而行其法,必須盡敬竭誠,與佛與己感應道交,經啟其悟,咒變甚幻,能如是者,可雲度亡,不能如是,則無效耳。
問:念經拜忏,以什麼證實亡魂會得超度?拙見:因人活著的時候所種的因(即業力)死後便一同帶進去了,怎樣的會能有效呢!豈不是佛教的因果律破了麼?(陳志同)
答:此段議論,甚為正確。佛教念經度亡,有得益者,有不得益者,茲以得益者略論,誦經人必與亡魂感召,使其心開業滅,始能解脫。然感召及心開,則有種種條件,非能數語盡之矣。
問:先父母等生前持長素念佛,敬奉觀音,享壽七十四而終,是否能往生西方,如欲超度當以何法為佳?(譚成章)
答:必解淨土法門,修其因,而後得其果。倘能持素念佛,而專求福報者,僅能得人天之果,所謂如是因如是果也。居士如欲超薦先人,只宜專修淨法,如令尊令堂果在人天,當能賴之往生極樂,如已生極樂,亦能賴之蓮品增高。
問:臨命終時種種瑞相,可以斷定生西無疑,然而遺族或其友人夢中或由巫者之言或由其術看見在陰間地獄受苦,或要其遺族超度,如何一旦到了極樂世界,皆是不退轉,哪有再在地獄之理?(王權)
答:噩夢原本無憑,觋巫更是虛妄,不足聽信。
問:臨命終時,全家能不哭泣,一意念佛,固在最有利益。別世以後,四十九天念佛以外,要誦什麼經,為利亡者?再請問頭七至滿七,有用什麼方法超度好?(慧德)
答:不必多生分別。既是淨宗學人,只誦六字洪名,往生咒,彌陀經,便極妥善。如喜多加,可誦毗盧遮那佛大光明灌頂真言,或大悲咒,或拜彌陀忏足矣。
問:造善惡業,得決定果,果如不能轉移,如何人死念佛,念經為他超度,能轉業往生呢?(姚慧芳)
答:業因如堅冰,佛號經聲如炎日,冰遇日射,總要融解幾分,惡因由經佛功德之力,可以減其成分,故應結重果者,得以減輕,若說生前自己不修,死後憑人超度,便生西方,恐不如是容易。
問:對無信宗教或是非佛教徒(外教)的死者,可以助念否?(莊慶賢)
答:此法既名助念,循名可解其實。彼方倘不相信,且存侮慢,助念自無其功。死後殊途,感應更微矣。縱為之念,不得曰助,只是仰承佛力,如法超度耳。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46291.html
*********************************************************************
真堪布:給亡靈做超拔是救度眾生嗎?
給亡靈做超拔是救度眾生嗎?
答:也算救度眾生。救度眾生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功德回向,也是救度眾生,也是幫助眾生,但是不能說是究竟的。真正的救度眾生就是轉法輪,通過這樣的方式救度眾生才是最究竟的。
*********************************************************************
范古農居士:超度常識問答簡選
摘錄於范古農居士著《古農佛學答問》
問:念經何以能超度餓鬼。
答:仗念經力,感發餓鬼善根,宿昔罪障今悉消滅,故得超度。
問:仗念經力感發餓鬼善根,敢問餓鬼何能解悟經義。
答:六道眾生鹹有佛性。經義是稱性之言,但得外障稍除,自能了解。餓鬼但貪業重報,並非過於愚癡,安得不悟,況餓鬼宿世或曾種善根,仗此念經因緣,熏培功至,自然發芽,人道眾生有驟聞佛法而即笃信者,亦有多聞而不能領悟者。勿以餓鬼而輕之。
問:超度亡魂是否必屬之沙門,或吾輩居士亦能自為之而收善果。鄙意以為沙門僧眾戒行高者固然不少,惟為人誦忏之流,每多奉行故事,反不若吾輩居士自為之之為愈也。尊意以為何如。又居士若為親眷超度亡魂,應以持誦何經為上。
答:超度本不論缁素(僧俗),皆可為之。但能至誠禮誦,不拘何經均有功德。
問:作惡之人,死後定必隨其行為輕重以為罪責,如其過失生出無心罪過,或有前生宿業,將用何法超度令得解脫。
答:無心過失不為罪過,前生宿業與現業無異。死後超度,宜依地藏經,將其遺資作福供養三寶,最為有力。如其業輕,得速解脫也。
問:家嚴外出十年,終無音信,風聞於亂軍中退卻去世,尋葬無著,念何經可超度。為人子者,應如何以盡孝思。
答:當念地藏經及供養地藏菩薩。稱地藏名,可以得見,可以超度。再念彌陀佛名回向,願父往生西方佛國,則更善矣。
問:如亡者生時未聞佛法,超度時是否先禮忏後念佛。
答:祗用念佛超度亦可。經雲,至心稱名一聲,可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故念佛即是忏悔也。
問:平常不信佛之人,及未聞佛法之人,死後隨業受報,代彼作福念佛回向,能往生淨土否。
答:死後甚難。未死時(即臨終)令知佛法,勸令念佛,方可希冀。否則但能令生人天耳。
問:世間之人,往往延僧道誦經拜忏為祖先修冥福,倘祖先已投生陽世,未知亦有益否。
答:世間之人,生時善惡雜行,死後未必即能投生,所以子孫孝順,延僧道誦經禮忏以薦悼之。即祖先已生陽世,其功亦不唐捐。
問:為子孫者,為其過去已久之祖先做功德,倘其祖先已經投胎,諒不得享受功德耶。欲度往生,更不可得乎。
答:祖先已經投生,亦能令彼現在得益如幸福等。欲度往生,亦非不可得,但較難耳。
問:薦拔先靈,超度孤魂,能否可以完全獲得。
答:不能。據地藏本願經說,亡者獲七分之一,其六分仍歸作福者得之。
問:地藏菩薩本願經說,父母亡者,子女作功德,七分得一分,本人得六分。何以功德不能均得。
答:此指普通凡夫之願,因非出悲願。但是愛情所感,故力弱也。然功德系自發心作,功必有歸,故已得反多也。
問:父母壽終,或請僧誦經,或印送經書,或施貧人,何者為宜。
答:以誦經送經為宜。
問:大藏中雖無陰間寄庫之說,而還魂之人與附人之鬼,則均謂經佛可作錢用。何也。
答:藏中雖無此話,須信佛法功德如摩尼雨物,能滿乞者所求。此等還魂人附人鬼,生前信有用之心,冥間感有用之物。萬法唯心,即此可證。足見信之力用大矣哉。
問:敝鄉有一般念佛人,偏要依世俗還受生,破血湖,誦藏經寄庫等事。此種世俗之見,對於佛化有無裨益。
答:易生邪見,何裨之有。
問:親友多勸為亡者還受生禮梁皇以超度,鄙見以為無益,然亦不敢臆斷。又焚燒庫屋錠箔,尤不明其所以然。懇求指示。
答:還受生雖非正法,然誦金剛等經以資回向,不為無益。梁皇則忏悔以滅罪,今亡者速生善道,即所謂超度,非無益也。焚庫箔事,全是中國古禮送死者用明器之變相,與佛法無關。
問:焚化冥財冥衣等,內無罕見。末學愚想,當作祭之以禮解之。若謂鬼神實可受用者,恐無是理。蓋鬼神之感果與人道不同,則鬼神自有鬼神所報之依正,不必待人給也。是否。
答:鬼系餓鬼道,以乏少資具為苦,故若誠心施化,鬼得受用,如仗佛法之力,更增效果,勿謂無理。但不必用同人用者而暴殄之耳。
問:紙錢紙屋及一切冥具,焚化之後,亡人確能受益否。是否佛家之事。
答:亡人如固在鬼趣,當可得益,但非佛家事也。
問:焚化紙箔本非佛家儀式,貴刊解答已非一處,然世界佛教居士林乃佛教之指導機關,何不為首提倡免用,以免知識界誤謗佛法為迷信耶。
答:焚化紙箔雖非佛家儀式,但亦我國古代用明器相沿的舊俗。其意不外由孝慈而發,大體無傷,不妨從俗也。
問:先天道家追薦亡人,嘗用往生錢。竊以往生咒固當然矣。然咒版依錢形,又名往生錢,豈非以往生咒當錢乎。可乎不可。
答:此系用錫箔之改良方便。按之正法,固不可作錢形也。
問:吾人每至清明等節,必須設祭焚箔以敬祖宗而表孝意,但祖宗是否能來受惠,不得而知,結果仍是子孫受用,以寶貴之錢,作無為之舉,豈不可惜。然不如此不足以表孝敬之意,當用何法,則兩美兼施。
答:既足以表孝敬,不得謂為無為。但佛法則菜宜斷肉,箔不必多,而誦威德自在咒(即變食咒)以加持之,用觀想法,今化少為多化劣為美可也。
問:有謂寫經焚化可資冥福,故各處有朱書經出售。又有人謂焚之有過,不知孰是。
答:大乘十法行,有書寫經典一事,原為贈與供養誦讀等作功德也。焚化利冥,起於乩壇鬼神之教,應非佛法。試以其他利冥事例之,如紙箔紙屋塗車刍靈之類,皆用假像而不用真物。今若以經利冥,亦但用空白紙標一經題,藉行者念誦之力,為之回向足矣。若真寫經而焚毀之,不亦慎乎。今世俗所用佛碼,其中亦有釋迦如來無量壽佛等像,供畢送佛均焚去。無怪經典亦欲焚之矣。然此豈佛法所許哉。
問:有一般人取朱砂書寫各種經咒,焚於新靈,欲藉此薦度亡者,是否有效。
答:違經有罪,不宜效尤。如欲度亡,但口誦心維,回向功德可也。
問:如何可救過世之祖父母外祖父母升西方極樂國。
答:懇切念阿彌陀佛名號及往生咒,發願回向求先祖往生可也。
問:先王父所遺房屋一所,大且美麗,只因當年有婢自缢之後,人皆不敢住。未知有何法可除之使安。敬求法施。
答:請僧虔念佛七,(七日)每日放蒙山施食,最後夜放焰口施食一堂。如缢者未生他趣者,經此一番功德,定得超生矣。
問:敝處無和尚,念佛人父母殁後,請道士收斂,有礙佛教否。
答:不宜。可以自己人或親友照常靈前念佛數天。
問:殁後七七日誦經念佛,助亡者往生,七七圓滿,能往生否。不知誦何經功德最大,或念佛誦阿彌陀經,可否。念佛功效大,抑誦經功效大。乞指示。
答:只要念佛兼念彌陀經可也。得生與否,全在念者之懇切與否耳。念者均須作彌陀佛放光接引亡者之想。
問:道長答某居士問,以居士不宜放蒙山。晚學深為遲疑。蒙山施食,原為普濟孤幽,居士同屬佛子,焉得非宜。乞解釋。
答:蒙山施食法,原系密宗師所輯,與焰口無異,均以沙門作主座為宜。其中有三昧耶戒真言,須受過三昧耶戒者可持。普濟固宜行,但自修未成,安能利他。不宜者,就實際言之也。
問:我鄉居士多為人念經拜忏,此系僧眾缺乏不敷應酬所致。然無道心者不足論。有道心者,妨礙正行否。
答:真有道心者,並不妨礙正行。但須規定地點時間,不可計較供資,方足以表示真以佛法利人,而不蹈俗僧應赴習氣耳。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5/46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