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cca20b3a4  

 

以現代的譬喻談談業的運作

 

銀行現在提供一種「額度透支」來往帳戶。這類帳戶可根據保險值的額度讓存戶透支到一個預定的限度。當餘額出現負結餘,更多的提款就會讓赤字更嚴重,然而當你開始存入款項之後,負結餘就會減少。只要存款還是出現負結餘,那你就是欠銀行的債。而只要餘額呈現零的時候,你的負債就結束了。

 

 

我們的「業庫」就如同額度透支的帳戶。來到這個娑婆,或多或少都是因為過去世的業習而讓「業庫」呈現透支狀態。於無明狀態下所造作的業行,正如我們繼續自這個「業庫」透支額度。另一方面,善行則如我們在銀行存款一般,慢慢的減少負債,直到最終額度下降到零。

 

 

我們並不知道前世透支了甚麼業行,因為業的因果律是錯綜複雜的。即便我們造作了某些善業,但是在造業的同時,內心很有可能於有意或無意間擁有某種貪求。例如當我們把錢幣投在行乞者的碗中時,或許會生起這樣或那樣的念頭:希望他不再受餓,那就不需再對其布施了。

 

 

一切身語意,從離不開世間欲望。

 

 

即便是一個有意或是無意的感覺,認為「我是在行布施,而我未來將得善報」的念頭,都有如在透支「業庫」。

 

 

 

而最好的是,行布施時應作如是想:「這本來就是我當下該做的啊。」

 

 

對未來一切善果的憧憬都應該放下,如此的業行,就會如同存入款項一樣,逐漸減少負結餘。

 

 

把當下每一個業行或是經驗當作是清償債務。

 

 

 

換句話說,切莫把當下的業行或是經驗當作是未來果報的業因

 

我們通常會將每一個行為跟過去或是未來的情境作因果律的聯想。那是業力法則的基礎。 事實上,我們應將當下每個行為單純地視減少累世業債所應做的事於臨終之前,倘若我們無法將餘業清償至零,那麼剩餘的就只能靠來生了。而我們就是如此的一再輪迴,直到所有的業債償清為止。

 

 

經文和倡導靈性的著述者都以種子和乾果為譬喻。沒有欲求的行為就如同乾果,永遠不能發芽。另一方面,無論是有意、或於無意中帶有欲望的業行,就有如活的種子,將會生出業種,長出業的果實;而這些業果則進一步、綿延不斷的長出新的種子,故而,業果緣於欲望使然,一再循環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地藏行者 悟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